自开放获取、开放科研数据、开放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以来,开放科学的内涵与体系愈加丰富、完善,成为推进全社会知识共享与知识利用的一种全新科学传播交流模式,而OA期刊则在其中充当着排头兵、践行推动者的角色。近20年,OA期刊一直在变革,其既包含自身发展需要,也有来自其他科研利益方的要求,以及市场利益重新划分的威胁等。尤其2017年之后,全球OA期刊围绕知识的开放机制与再利用能力不断突破。本文探讨了2017-2020年OA期刊的发展变化。随着愈来愈多开放科学路线图的出台,2017年以来全球OA期刊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,发展特征包括:(1)全球OA期刊数量持续增长,数量超过16,000种;(2)全球OA期刊开放度攀升,科研人员在国际权威OA期刊中以CC-BY知识共享协议的发文总量超2000000篇;(3)国际出版商主动拓展OA期刊出版新方式,数据集成、建模等类型OA新期刊层出;(5)OA期刊APC政策依旧复杂,且缺乏足够的透明度;(7)OA期刊在全球开放科学的大背景下的规范化逐步形成。主要包括8项出版规范:①具有OA声明;②明确版权归属于作者;③为作者提供文章许可声明选择;④提供预印本政策;⑤提供绿色仓储政策;⑥公开APC政策;⑦提供开放数据政策;⑧规范开放接口。OA期刊在变革与突破中,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因素影响(见下图),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压力:内部压力是出版环境内部的新事物快速成长,其中的主要代表是同质化的预印本出现;外部压力是来自科研资助机构的施压,包括:①OA2020与Plan S要求期刊的完全OA选择;②“Projekt DEAL”试图减少OA期刊的赢利空间;③科研机构监测OA期刊APC;④开放转换模式打破期刊订购与出版之间原有平衡;⑤作者APC支付条件促使OA期刊适应性变化等。

2017年以来的OA期刊发展环境
(1)掠夺性OA期刊的质量问题仍存在,NLM已制定PubMed质量控制程序下,但平台上仍出现掠夺性期刊;(2)与开放学术社区的版权纠纷在扩展,ResearchGate 尾随Sci-Hub与Elsevier和ACS在内的众多出版商因资源侵权问题对簿公堂;(4)OA期刊价值性争端不断,曾引发Springer出版商一众责任编辑请辞出走。(1)OA期刊出版社了解资助者的要求,在共赢的前提下达成开放出版方向的合作。例如,达成开放转换合作协议、OA期刊合作出版、OA期刊内容无缝提交到资助者的机构仓储(2)OA期刊充分了解开放科学的发展目标,在知识共享与知识利用上提供更多增值服务。包括,创建新型期刊、提供更加开放的CC协议、增强与其他信息资源的语义关联,探索更有效的技术把期刊网站打造成一个开放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。 针对当前全球OA期刊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,我国更有必要建立普适的OA博弈策略、开放科学实施方法:(1)为用户打通信息资源的更多开放获取渠道,降低图书馆对订购文献的依赖;(2)研究OA期刊的APC合理性分析方法,创新“以我为主”的开放转换模式,降低机构实施开放的成本;(3)与OA期刊出版社合作,应用OA期刊发展带来的丰富数字资源内容,建立开放知识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平台。
以上内容来源于:彭媛媛,黄金霞,陈雪飞,赵展一.开放科学进程中的OA期刊发展:2017-20202年[J].农业图书情报学报, 2020, 32(12).
来源: